当孩子摔倒碰伤膝盖时,大家了解该干什么:清洗伤口,再系上绷带。可是,当孩子情绪受伤时,大家总是就束手无策了。面对孩子反常的情绪,大家该有什么样的反应?怎么样去进行疏导?
上婴幼儿园中班的亮亮回家后感到非常沮丧,由于今天在婴幼儿园他想参加一群小朋友自发组织的游戏,但毫无理由地被拒绝了。到家看见母亲,他委屈得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,他试图向父亲诉说,可父亲仿佛非常忙的样子,只不过跟亮亮说:“都是小男子汉了,还哭啊。”他又转向母亲那里寻求安慰,可是母亲也没耐心听他说,只不过一味地指责他:“就了解哭,真窝囊!”结果,亮亮愈加沮丧了……
不为别人所理解,这是最让人痛苦的一种体验。当你向其他人诉说你的感受时,总期望得到其他人的理解,期望其他人能不加评判地同意你的情绪。当你坐下来理智地考虑解决方法之前,你需要一段时间体验和表达我们的情绪,孩子也是一样。可是不少爸爸妈妈总是都不可以认识到这一点,他们的反应和孩子的期望截然相反。
那样,面对孩子的反常情绪,爸爸妈妈都会有的什么反应呢?
对待孩子情绪的三种反应
1。冷漠:那有哪些?
冷漠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情绪“缺少反应,缺少兴趣,缺少关心”。爸爸妈妈常常因为工作太忙而冷落孩子,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容易被孩子理解为“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”。假如当孩子向你表达他的感受时,你毫无反应,或者说些责骂的话语,如“窝囊废”之类的话,孩子就会如此想:“父母一点儿都不关心我。他们不喜欢我。”
2。同情:我真难过,你真可怜!
与冷漠截然相反的另一端是同情,同情总是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产生共鸣,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,为孩子的哀愁而哀愁。可是,孩子真的需要的是父母提供给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,而不是一味地表现同情心态。如此孩子更会感觉自己可怜,而对解决问题没什么信心。
3。移情:看来你非常害怕离开你的朋友。
移情就是父母用我们的心灵和头脑去倾听孩子的心声,当你对孩子表现出移情时,他会了解你理解他的感受。父母能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痛苦、恐惧、失望、愤怒或沮丧,并且可以谅解,同时又能比较明智地为孩子提供鼓励和帮助。移情能非常不错地安抚孩子的情绪,并且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摆脱这种情绪的影响。
毫无疑问,三种容易见到的反应中,移情是最好的一种。移情的反应,有益于孩子的自我同意,有益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的进步,更有益于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打造一种亲密而互相信赖的、健康的亲子关系。